德意志帝国银行在1923年恶性通货膨胀期间采取了两项独特的货币改革措施来应对危机:
停止货币化政府债务:1923年11月15日,德意志银行(Reichsbank)决定停止将政府债务货币化,即不再通过印发钞票来支付赔款和政府债务,这一措施旨在切断无限制印钞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联系[1]。
发行新货币:德意志银行发行了新货币“地租马克”(Rentenmark),以替代极度贬值的纸马克。规定一万亿(10^12)纸马克兑换1地租马克,这一汇率的设定大幅削减了货币供应量,有助于稳定货币价值[2]。
这些措施有效地结束了当时的恶性通货膨胀,重建了德国的货币秩序,并为后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奠定了基础。通过这些改革,德国经济逐渐恢复稳定,也为后来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