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
外交手段:国民政府积极向国际联盟(国联)申诉,希望借助国际力量制止日本的侵略行为。国联在1931年9月30日和10月24日两次作出决议,要求日军从占领地撤退,国民政府期待借此接收日本撤退后的占领区域。来源
军事抵抗:虽然国民政府在事变初期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但随着局势发展,部分爱国军队和民众开始组织抵抗。例如,东北军和警察部分撤退到关内,而另一部分爱国人士则拿起武器进行抵抗。来源
内部政策调整:国民政府在处理派系之争及与中共的关系时,将如何应对日本侵略作为基本考虑。蒋介石的既定部署被打乱,他需要统筹处理这些问题。来源
与日本的直接谈判:有国民政府高级官员向日本驻华公使提议两国直接谈判,以解决冲突。来源
剿共政策: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国民政府集中武力“剿共”,从1930年到1933年连续出动大军“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来源
国民政府的应对措施显示了其在外交、军事和内部政策上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虽然存在一定的抵抗,但整体上缺乏主动抗战或全力抗战的作为。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