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几个国家曾通过伪造货币来进行经济战:
日本: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部“登户研究所”伪造了大量中国货币,目的是破坏国民政府的法币制度,扰乱中国经济。据新华网报道,日本曾伪造40亿元法币,仅1937年就伪造了一千五百万元中国“中央银行”纸币[1]。
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实施了名为“伯恩哈德行动”的计划,试图伪造英国流通纸币。这个行动是纳粹德国试图通过伪造英镑来破坏英国经济的行动[2]。
苏联、英国、美国:在二战期间,这些国家也都曾经印刷过大量的别国货币,既有敌国货币也有被占领国的货币,作为经济战的一部分[3]。
这些行动显示了在战争期间,伪造货币作为一种经济战的手段,旨在削弱敌国的经济力量和稳定性。通过这种方式,国家试图破坏敌国的货币价值和经济秩序,以获得战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