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全国反对:袁世凯在1915年12月12日宣布接受帝位,改国号为“中华帝国”,这一行为遭到了全国范围的反对。由于遭到全国的反对,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1]。
护国战争:袁世凯称帝后,南方多个省份发起了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的帝制。1916年3月,袁世凯取消帝制后,各省陆续取消独立,护国战争结束[2]。
政治压力:袁世凯在称帝后面临了巨大的政治压力,包括来自北洋政府内部的反对以及各省的独立行动。他众叛亲离,被迫撤销帝制[3]。
国际因素:随着一战的爆发,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扩大在中国的影响力,这对袁世凯的帝制构成了外部压力[4]。
孙中山的反对:孙中山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强烈反对袁世凯的帝制,并发表《讨袁宣言》,进一步推动了袁世凯帝制的瓦解[5]。
综上所述,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主要是因为全国范围的反对、护国战争的爆发、巨大的政治压力、国际因素的制约以及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强烈反对。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袁世凯的帝制无法持续,最终被迫取消帝制,恢复了中华民国的年号。
[1] 访谈︱陆建德:为什么说民国初年国家治理能力低下 - 澎湃新闻
[2] 护国战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 袁世凯遗书:“如此结果,咎由自取”_升华天下 - 辛亥革命网
[4] 特别策划丨高考试卷中的河南(安阳篇):袁林 - 学术中原-大河网
[5] 保卫共和 -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