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文字的破译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学者的贡献。以下是破译楔形文字的关键步骤和贡献者:
发现与复制:18世纪,德国探险家卡斯滕·尼布尔复制了他在波斯波利斯看到的楔形文字,并在返回欧洲后出版了这些文字[^1^][^2^]。
格罗特芬德的突破:1802年,德国学者格罗特芬德通过研究波斯波利斯的楔形文字,成功破译了古波斯语的楔形文字。他识别出几个波斯王的名字,并发现楔形文字是一种表音文字系统[^3^][^4^]。
罗林森的工作:英国军官和学者罗林森在波斯工作期间,复制了著名的贝希斯敦铭文,这是用古波斯语、埃兰语和阿卡德语三种语言写成的。他最终破译了古波斯语部分,并进一步破译了埃兰语和阿卡德语[^5^][^6^]。
逐步推进:从最“年轻”的古波斯楔形文字入手,学者们逐步向更古老的楔形文字推进,最终破译了苏美尔楔形文字[^7^]。
现代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计算机算法正在接受阅读和翻译楔形文字的训练,将大量泥碑留下的支离破碎的内容重新组合,并预测其中缺失的部分,为了解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提供了新的途径[^8^]。
综上所述,楔形文字的破译是一个逐步的过程,由多个学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智慧,最终揭开了这一古老文字的秘密。^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