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世纪开始,燃烧煤和燃油对大气中14C/12C比值产生了显著影响。由于化石燃料中几乎不含放射性碳-14(14C),燃烧这些燃料会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碳-12(12C),从而降低了大气中14C相对于12C的比例。这种现象被称为“Suess效应”,由汉斯·苏斯(Hans Suess)在1955年首次报告。由于深海海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与表层海水循环融合,14C的活度实际上减少了3%。这种变化对于使用放射性碳定年法(例如在考古学中)对20世纪早期物品进行年代测定时产生了影响,使得测定结果比实际年代要久远得多。
此外,大气中的14C含量还受到了核试验的影响。从1950年开始,直到1963年大气层核试验被禁止,据估算产生了数吨的14C,几乎使大气中的14C含量翻了一番,这一现象被称为“炸弹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新产生的14C逐渐在碳库中循环,导致大气中的14C含量一直在下降。
总的来说,燃烧化石燃料和大气层核试验是导致大气中14C/12C比值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这些变化对于放射性碳定年法的应用产生了重要影响,需要通过校准曲线等方法进行修正,以获得准确的年代测定结果。更多详细信息可以参考放射性碳定年法的维基百科页面1。
放射性碳定年法中为何要校准测量结果,校准过程是怎样的?
碳-14(C-14)放射性定年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有哪些应用限度?
有哪些挑战会影响放射性碳定年法的准确性,科学家如何克服这些挑战?
如何在实验中确保放射性定年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曼托瓦爵位继承战争对貢扎加家族的命运有何影响?
在智能制造设备领域,随着5G商用逐步推进,哪些细分行业可能率先受益并带动整体行业回升?
卡格妮·琳恩·卡特获得过哪些成人娱乐行业的奖项?
真蚓属的不同种类之间在外形、习性或者生态功能上有什么显著区别?
《回到未来》除了音响效果提名外,还在哪些方面获得了电影奖项认可,其制作团队有哪些成员参与?
台湾历史上第一个传教士是谁?他何时抵达台湾进行传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