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世纪开始,燃烧煤和燃油对大气中14C/12C比值产生了显著影响。由于化石燃料中几乎不含放射性碳-14(14C),燃烧这些燃料会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碳-12(12C),从而降低了大气中14C相对于12C的比例。这种现象被称为“Suess效应”,由汉斯·苏斯(Hans Suess)在1955年首次报告。由于深海海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与表层海水循环融合,14C的活度实际上减少了3%。这种变化对于使用放射性碳定年法(例如在考古学中)对20世纪早期物品进行年代测定时产生了影响,使得测定结果比实际年代要久远得多。
此外,大气中的14C含量还受到了核试验的影响。从1950年开始,直到1963年大气层核试验被禁止,据估算产生了数吨的14C,几乎使大气中的14C含量翻了一番,这一现象被称为“炸弹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新产生的14C逐渐在碳库中循环,导致大气中的14C含量一直在下降。
总的来说,燃烧化石燃料和大气层核试验是导致大气中14C/12C比值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这些变化对于放射性碳定年法的应用产生了重要影响,需要通过校准曲线等方法进行修正,以获得准确的年代测定结果。更多详细信息可以参考放射性碳定年法的维基百科页面1。
放射性碳定年法中为何要校准测量结果,校准过程是怎样的?
碳-14(C-14)放射性定年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有哪些应用限度?
有哪些挑战会影响放射性碳定年法的准确性,科学家如何克服这些挑战?
如何在实验中确保放射性定年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为什么轮盘上的数字总和666被认为是与魔鬼有关的数字?
为何新英格兰地区的银行在当时的金融环境下能积累如此多的贵金属储备,与其他地区相比有哪些不同的金融策略?
美索不达米亚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有哪些独特之处?
炎帝与黄帝之间的战争是如何影响华夏族的形成的?
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和教育体系在11世纪和12世纪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印度演员Sundeep Kishan出生的年份是哪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