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握曹魏实权的过程如下:
政变背景:司马懿在曹魏政权中长期担任重要职务,但在曹爽掌权后被架空,失去了实权。[1] 曹爽与司马懿之间的权力斗争逐渐激化。[2]
政变时机: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同魏帝曹芳离开洛阳至高平陵扫墓时,发动政变。[3] 这是司马懿数十年权力布局的收官一战。[1]
政变行动:司马懿仅以三千阴养死士起兵发动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4] 他关闭洛阳城门,以太后的名义罢免了曹爽的职务,并迅速控制了洛阳城。[5]
政变结果:曹爽最终选择投降,但被司马懿所诛杀。[6] 此后,司马懿迫使曹爽放弃权力,最终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7] 曹魏的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8]
政变影响:高平陵之变后,曹魏大权尽落入司马氏手中,标志着曹魏政权的衰落和司马氏政权的崛起。[1] 司马懿的政变成功,也得到了朝臣的广泛支持,与曹爽飞扬跋扈、树敌过多有关,也离不开士族这个夺权同盟的助力。[9]
综上所述,司马懿通过精心策划和果敢行动,在高平陵之变中成功夺取了曹魏的实权,为司马氏后来篡魏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