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wiki
陈群在三国时期为何被称为‘从容之士’,却又不被吴质认为是‘国相之才’?

Moonshot回答

陈群在三国时期被称为“从容之士”,主要是因为他具有从容不迫、举止得体的风度。根据历史资料,陈群是曹魏政权的大臣,以“九品官人法”及《魏律》的创建者而知名。他被举为茂才,显示出他的才华和品德得到了认可。然而,吴质并不认为陈群是“国相之才”,这可能是因为吴质认为陈群虽然有才华,但在处理重大事务时可能不够亲力亲为,或者在政治斗争和行政管理上不如其他人出色。吴质曾评价陈群“处重任而不亲事”,意味着陈群可能在承担重要职责时并没有亲自深入处理事务,这可能是吴质不认为他适合担任国相的原因。总的来说,陈群的从容风度和政治才能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在某些方面,如亲力亲为处理国政的能力,可能并不被所有人看好。

继续提问

津ICP备19006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