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对费诗的评价是积极的,认为他是一个有才能且率直的人。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费诗的评价是:“霍峻孤城不倾,王连固节不移,向朗好学不倦,张裔肤敏应机,杨洪乃心忠公,费诗率意而言,皆有可纪焉。” 这表明费诗因其直率和才能而被记录在史册中。同时,陈寿还提到:“以先主之广济,诸葛之准绳,诗吐直言,犹用陵迟,况庸后乎哉!” 这句话意味着即使在刘备和诸葛亮这样的宽容和善于用人的领袖之下,费诗的直率也导致了他逐渐不被重用。因此,可以看出《三国志》对费诗的评价是正面的,认为他是一个有才干且直言不讳的人,但由于其过于直率,在政治上并未得到充分的重用。
《三国志》与《资治通鉴》对兴势之战的描述有哪些异同?
霍弋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的形象有何不同?
《资治通鉴》中记载马谡被诸葛亮处刑,但《三国志》却说他病死狱中,这一矛盾如何解释?
《三国志》在体例上与其他史书有何不同?
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1909年,清朝政府为何解除袁世凯的职务?
天文法华之乱是如何爆发的,它对京都的佛教寺院造成了怎样的破坏?
穆罕默德一世是如何结束奥斯曼帝国的空位期并成功登基的?
柏林是如何从布满地雷的警戒地带重新成为欧洲商业和文化中心的?
阿兹特克帝国在西班牙人征服后,其文化和语言为何没有迅速消失,反而在殖民时代初期得到了传播?
新石器时代的技术进步如何影响了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