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毛泽东与斯大林在莫斯科的会谈中讨论了多个关键问题,主要包括:
中苏条约问题:毛泽东与斯大林的第一次对话便在中苏条约问题上发生了分歧。毛泽东坚持要签订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合法性地位[1]。斯大林最初并不愿意废除1945年的旧条约,但在毛泽东的坚持下,斯大林最终做出了让步[2]。
解放台湾问题:毛泽东明确提出新中国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保障和平,中国至少需要3至5年的和平时间来恢复和发展。斯大林则认为中国目前不存在直接战争威胁,并表示中苏两国齐心协力可以保障安全[3]。
中长铁路和旅顺口问题:会谈中还讨论了中长铁路和旅顺口问题。斯大林询问中方对中长铁路问题的建议,毛泽东则委婉地表达了对旧条约的不满,并暗示希望像旅顺口协定那样进行修改[4]。
新疆、蒙古和东北问题:中苏之间在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方面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新疆、蒙古和东北问题上。斯大林在谈判期间做出了重要让步,同意废除旧条约,签订新条约[5]。
这些会谈对中苏两国的关系以及新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这些讨论,中苏两国最终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确立了两国之间的同盟关系,并为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奠定了基础。
参考来源: [1] 毛泽东首次访苏和新中国的外交方针 [2] 中苏条约谈判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解决/沈志华 [3] 49年毛泽东访苏,与斯大林谈了130分钟,双方为何不欢而散 - 网易 [4] 毛泽东首次访苏和新中国的外交方针【5】 - 党史 [5] 中苏条约谈判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解决/沈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