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wiki
1908年11月,慈禧太后病逝后,清政府为何立即任命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

Moonshot回答

1908年11月慈禧太后病逝后,清政府立即任命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血统关系:载沣是光绪帝的异母弟,同时也是宣统帝溥仪的生父。慈禧太后选择载沣作为摄政王,部分原因是基于血缘关系的考量,以确保皇权的稳定传承[1]。

  2. 政治布局:慈禧太后在溥仪降生后就开始了身后的政治布局,载沣的政治命运因此改变。他开始执掌京城警卫部队健锐营,并兼任正红旗满洲都统,显示了慈禧对他的培养和信任[1]。

  3. 防止外戚干政:慈禧太后担心隆裕太后垂帘听政,因此通过任命载沣为摄政王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摄政王礼节总目》十六条具体规定了监国摄政王的权力,避免了隆裕太后垂帘听政的现象[1][7]。

  4. 对抗袁世凯势力:慈禧太后临终安排溥仪继位,以袁世凯的死对头载沣摄政,含有预防庆、袁篡权之深意。这一安排也反映了慈禧太后对袁世凯势力的警惕和制衡[7]。

  5. 维护清朝统治:在清朝末期,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相继去世后,年幼的溥仪继位,载沣作为摄政王辅佐幼帝,与隆裕太后同为清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这一安排也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10]。

综上所述,慈禧太后选择载沣作为摄政王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包括血统、政治布局、防止外戚干政、对抗袁世凯势力以及维护清朝统治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载沣被任命为摄政王的决定。

[1]:中华文史网

继续提问

津ICP备19006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