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wiki
早期人类社会的亲属关系是否真的以母系为主?

Moonshot回答

早期人类社会的亲属关系是否真的以母系为主,这一问题在学术界存在争议。根据搜索结果,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母权社会的存在争议: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存在母权社会,尽管有许多社会证实为母系社会、母主社会与从舅居社会,特别是在亚洲与非洲的原住民社会[1]。随着财产的增加,父系亲属制度变得更加重要,逐渐取代了母系制度,成为最重要的亲属关系[2]。

  2. 母系社会理论的批评:摩根关于母系阶段的理论是基于早期人类乱交、没有固定配偶关系、因而不知其父只知其母的推导,但这种推导被认为是轻率的[3]。

  3. 母系社会的转变:在丈夫是兄弟的阶段,亲属制度逐渐由仅承认母系,发展到了父母双系都承认,兄弟的孩子都算作长兄的孩子。随着财产的增加,出现了儿子继承父亲财产的必要,父系制度的发展会限制外婚制和部落内的异质性[4]。

  4. 母系社会的不存在论:有学者如北大教授吴飞认为,“母系社会”根本不存在,因为这个词早在1861年就出现过了,但并没有实际的证据支持[8]。

  5. 母系社会的过渡:原始社会发展到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恩格斯对这个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认为由于实行群婚制,曾经出现过母系家庭形式[10]。

综上所述,关于早期人类社会的亲属关系是否真的以母系为主,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结论,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理论。一些学者认为母系社会并不存在,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母系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因此,这一问题仍然是一个开放的学术讨论话题。

继续提问

津ICP备19006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