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占庭历史中,“希腊人”一词的含义从贬义词转变为民族认同的象征,这一转变与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宗教和政治发展紧密相关。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文化认同:在拜占庭时期,尽管“罗马人”是希腊人通常的民族自称,但“希腊人”一词也偶尔被使用,并带有民族自豪感。古代希腊民族文化的很多营养被基督教所吸收,这促进了希腊人身份的积极认同1。
宗教影响:东正教在拜占庭帝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仅是宗教信仰,也是民族和文化认同的载体。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希腊人坚持其传统的东正教信仰,这加强了他们作为希腊人的认同2。
政治变迁:随着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和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希腊人作为被统治者,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增强。在外国统治下,希腊人更加重视自己的语言、文化和宗教,这促使“希腊人”一词从贬义转变为民族认同的象征。
历史观念的转变:过去,“言必称希腊”带有贬义,意指“数典忘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以更开放和自信的心态回顾和展望历史,“言必称希腊”成为对古希腊文化和文明成就的认可和尊重3。
综上所述,“希腊人”一词在拜占庭历史中的含义转变,是文化、宗教、政治和历史观念演变的结果,它从贬义词变成了民族认同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