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60年代,无政府主义与新左翼运动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球兴起与融合:根据维基百科的资料,1960年代无政府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再度兴起,并与新左翼运动相融合[1]。这一时期的无政府主义思潮以融合其他批判国家和资本主义的运动为主,包括反核运动、环保运动、和平主义运动、新左翼运动、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2]。
社会运动的参与:无政府主义影响了众多支持个人自主及直接民主的社会运动,如反全球化运动、恰帕斯冲突、罗贾等[1]。
新社会运动的特点:西方新社会运动以其特有的方式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沉疴弊病,是西方左翼运动中一道奇特的景观[3]。新社会运动主要是指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爆发的学生运动、女权运动等,这些运动缺少组织化,表现出无政府主义的缺陷[11]。
左翼思潮的复兴:20世纪60年代,美国新左派运动的开展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迅速传播,形成了一些影响较大的学术团体和学术流派[5]。
政治运动的多样性:西方左翼主流思想从社会主义的阶级概念转向社会多样性,从经济剥削转向关注经济机会平等,从开展社会主义政治运动转向拓宽和加强民主政治[8]。
综上所述,无政府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与新左翼运动的融合主要表现在对个人自主和直接民主的追求、参与多样的社会运动、以及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上。这种融合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运动,也对后来的左翼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无政府主义历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 无政府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 西方“新社会运动”的特点及影响 - 光明网-理论频道 [5] 裴少华:论后危机时代美国左翼思潮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8] 全球新自由资本主义及其替代方案 -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11] 新社会运动的形态特征及其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