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认为类书只是采录文章的片断,使人不读全书。他在《与吕东莱书》说:"近见建阳印一小册,名《精骑》,云亦出贤者之手,不知是否。此书流传,恐误后生辈,读书愈不成片段也。虽是学文,恐亦当就全篇中考其节目关键。
其实在以前的课里,我已经提过朱熹很多次了,学术界不少人认为中国文化成为今天这样的面貌,起了最重要作用的前有孔子,后有朱子。 长久以来,朱熹被尊称为朱子朱熹生于1130年,活了70岁。 ... 煞误看读,就是肯定会误导读者。于是朱熹拿了改定稿去付印,而对这个
朱熹的思想再高深,他也只是一本书。而且不是洗脑的书,而是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学识才能看的。古代大多数中国人是不会看的。看朱熹的只有士人阶级,读书人。如果朱子理学如此一统天下,洗脑能力那么强,就不会有陆王学的兴盛。
朱熹认为类书会误导后生辈,主要是因为类书只是采录文章的片断,使人不读全书。他在《与吕东莱书》中提到:“近见建阳印一小册,名《精骑》,云亦出贤者之手,不知是否。此书流传,恐误后生辈,读书愈不成片段也。虽是学文,恐亦当就全篇中考其节目关键。”朱熹强调,学习应当基于整篇文章来考察其结构和关键点,而不是仅仅通过阅读片段来学习。他认为这样的学习方法会导致学习不成系统,无法深入理解文章的真正含义和结构。因此,朱熹担忧类书的流传会误导学生,使他们的学习变得零碎而不成系统。
斯维亚托斯拉夫·弗谢沃洛多维奇的统治生涯中有哪些重要的转折点?
撒丁岛的努拉吉石质结构有什么独特之处?
各类型养老FOF的风险收益表现如何,哪种类型的表现最佳且最稳定?
伊森堡-怀赫特斯巴赫伯爵家族在1865年是如何获得亲王头衔的?
美国在1969年至1973年间对柬埔寨的轰炸,对当地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如何在股市下跌时克服人性的恐慌情绪,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威廉二世与佛兰德斯的冲突是如何影响他与法国的关系的?
电影《地老天荒》的导演是谁?
阿雷西博信息中如何通过图案表示太阳系的行星和地球的位置?
《三国志》中的《魏志倭人传》为何对日本学者研究奈良时代以前的历史如此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