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1356年自称“吴国公”后,采取了以下重要的政治举措:
发展生产和经济:朱元璋采纳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大力发展生产,为未来的战争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兴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提倡种植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解放奴婢,减免赋税[1][2][3]。
军事战略:朱元璋在南京外围大败陈友亮,鄱阳湖血战彻底击溃陈友谅,逐个消灭了各个势力[2]。
加强中央集权: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采取强硬手段加强中央集权。他在地方上,在各府县的重要地方,设置了监察机构,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4]。
普查户口和清丈土地:朱元璋在位期间,普查户口,清丈土地,建鱼鳞图册,推行屯田,奖励农耕[5]。
兴修水利和赈济灾荒:朱元璋大力兴修水利和赈济灾荒,成绩卓然[6]。
这些举措为朱元璋后来统一中国,建立大明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引用来源包括维基百科[1]、MBA智库百科[2]、豆瓣日记[3]等。
1356年,倪文俊为何在汉阳建立伪都并迎徐寿辉居住?
1356年,元朝左丞相哈麻为何被罢免并最终被杖杀?
1356年,元朝内部发生了哪些重大的政治斗争和权力更迭?
1356年,张士诚在隆平府建立“大周”政权时,颁布了哪些重要的政策和改革?
《寻龙传说》在美国上映时的首映周末票房是多少?
在天文学中,中子星核心为何会影响红巨星的化学组成,导致不同的同位素混合物?
LTE标准的引入如何民主化了连接,改变了不同设备和位置之间的互动方式?
拜占庭—保加利亚战争持续了几个世纪,最终是由哪个帝国终结了这两国的冲突?
《中华民国宪法》是如何在国共分裂的背景下制定并施行的?
越南未来的经济增长潜力如何,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是否能够继续维持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