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wiki
第一次的人民币汇率是如何确定的

Qianwen回答

人民币汇率的首次确定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当时,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央行)根据市场情况和国家经济政策,设定了人民币对美元的初始汇率。初期的汇率主要是为了稳定国内物价和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其具体数值设定为人民币1元等于美元0.25元。这一汇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走向市场化。

资料来源: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变迁与改革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的汇率设定更多是基于政府的计划和调控,而非完全由市场决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人民币汇率机制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中。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历史或现状,请随时告诉我!

继续提问

第一次的人民币汇率是如何确定的

Moonshot回答

人民币汇率的确定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初在1950至1952年,人民币没有规定含金量,对西方国家货币的汇率不是按黄金平价来确定,而是以“物价对比法”作为基础来计算[1]。1981年至1984年,实行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行的双轨制,官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1.5,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则高于官方汇率,为2.8[2]。1985年1月1日至10月1日,人民币汇率由1美元兑换2.80元人民币逐步调整到3.20元[7]。1994年初,中国央行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将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境内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4]。2005年7月21日,中国实行不再盯住单一美元的更具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这一新制度的标准说法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11]。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改革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从最初的物价对比法到双轨制,再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体现了中国汇率政策的逐步市场化和国际化[1][2][7][11][14]。

继续提问

津ICP备19006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