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被称为“四大寇”的四位革命家是孙中山(1866年-1925年)、陈少白(1869年-1934年)、尤列(1866年-1936年)、杨鹤龄(1868年-1934年)[1]。他们之所以获得这一称号,是因为在清末时期,他们常在香港中环歌赋街二十号的“杨耀记”商店聚会,大谈革命,由于当时社会风气保守,他们的言论和行动被清政府视为“寇”或“盗”,因此被时人称为“四大寇”[2]。这个称号也反映了他们对推翻清朝统治、推动社会变革的坚定立场和影响力。
参考资料: [1] 四大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 The Four Great Outlaws 四大寇 - Kacey Wong
孙中山与“四大寇”中的其他三位在杨耀记商店的聚会中主要讨论什么话题?
孙中山为何在广州观音山的文澜阁题名为“四寇楼”?这一举动有何特殊意义?
孙中山在1906年如何推动中国同盟会在新加坡的发展?
电影《怒火边界》的编剧泰勒·谢里丹还创作过哪些其他著名的剧本?
为什么1258年的巴格达之战被认为是伊斯兰黄金时代的终结?
为什么美国在19世纪中叶对墨西哥的领土扩张引发了种族和使命的矛盾?
如何计算Randa Merchandising, Inc.的全年净收入和对比其他年份的变化情况?
基努·里维斯在影片《当地球停止转动》中扮演了哪个角色,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王恭厂大爆炸对明朝的政治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电影《库尔曼江·达特卡》是在什么年份上映的?